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縮寫,翻譯成中文為企業資源計劃。這一概念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美國著名計算機技術咨詢集團企業加特納提出的,它是以計算機技術和管理科學為基礎而最新發展出來的,是個新生事物。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以管理會計為核心,同時識別和規劃企業資源,將企業內部所有資源整合在一起,對采購、生產、成本、庫存、分銷、運輸、財務、人力資源進行規劃,從而達到最佳資源組合,取得最佳效益,實現企業(以制造業為代表)整體經營管理的解決方案。
1 我國ERP實施現狀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我國企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尤其是中小企業。因此中小企業必須學習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采用科學前衛的經營管理手段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1.1 較少中小企業實施ERP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逐漸的發展完善,中小企業的數量也如雨后春筍一樣迅速的增加,已經成為了我國企業的主力。為了能夠更好的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中小企業也在不斷的探索著合理的、科學的經營管理策略。但是,中小企業自身的一些實際情況,例如:經濟基礎較差、規模較小、技術力量薄弱、管理相對落后等嚴重阻礙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因此中小企業急需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對于ERP在企業中的應用來講,中小企業雖懂得其作用的重大意義,然而在應用的過程中,ERP一般投入比較大,這對于本來就資金缺乏的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困難的,況且風險比較高。通過可靠數據表明,我國目前已經采用了ERP系統的企業中,大型企業占有超過一半的比例,中小型企業實施該系統的卻較少。所以中小企業的投資人和管理層人員在實施ERP實施過程中必須意識到會有什么樣的風險存在,什么條件下風險會發生。
1.2 我國企業實施ERP成功率低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不可避免的面臨著國內外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許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把現代科學技術和先進理念運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來提升自身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競爭力,取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和機遇。然而,一直到現在我國企業實施ERP的成功率還是不高,在企業中占大多數份額的中小企業的成功率就更低了。
從目前ERP實施情況來看,ERP對于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是如果運用不當便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風險。相對于國有大中型企業來說,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業務比較簡單,如果在落實企業關鍵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并且克服資金和技術兩方面的困難,中小型企業完全可以成功的實施ERP系統。